2022台日文化交流專案

此次日本行中除了9/3-4日於座•高円寺演出布袋劇「劈山救母」之外,還有橫濱人形之家的大鬧水晶宮演出,以及8/20-31橫濱人形之家搭配大鬧水晶宮演出的布袋劇人形展、8/29-10/13於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舉辦的「指尖上的生命-台灣布袋戲源流」特展,展覽的設計製作均於臺灣完成,日本布展公司協助完成現場布置。
謝長廷大使於8/31下午蒞臨,我們英俊帥氣的主演為謝大使導覽。透過展覽的深入淺出解說,讓日本民眾更能了解臺灣布袋戲的源流,再來欣賞我們的演出,完整呈現臺灣布袋戲的動人魅力。

 
 
 
                    
                    
                    
                    
                    
                    

- 介紹 -

本次展覽是首次在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舉辦的布袋戲展覽,布袋戲是具有200多年歷史的木偶戲、也是臺灣深受大眾喜愛的傳統表演之一。臺灣布袋戲隨著時代不斷變化,與時俱進融入新事物。除了傳統布袋戲表演之外,更出現各種商業化的流行表演方式。經過漫長的歲月,布袋戲仍舊歷久彌新,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臺灣傳統表演藝術,至今仍然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2022年9月由臺灣文化部主辦,臺北木偶劇團在東京都杉並區座・高円寺劇院與日本結城座十三代目結城孫三郎・三代目兩川船遊合作,共同演出佐藤信導演的布袋劇《劈山救母》。為了系統性地向日本民眾介紹完整的臺灣布袋戲歷史文化和特色,特分為六大主題及體驗區舉辦此次展覽,期望透過傳統布袋戲演出場景之重現,實地還原臺灣偶戲獨有之原生態美學,系統性地向日本民眾介紹完整的臺灣布袋戲歷史文化和特色

認識臺灣布袋戲
臺灣布袋戲傳說源起於明末清初的中國泉州布袋戲,大約在十七世紀明末清初時期,泉州有一秀才粱炳麟,因屢試不第,頗為灰心,一年再次赴省城福州會試,問卜於九鯉仙公廟,當天晚上夢見仙公執其手,題上「功名歸掌中」五個字。梁炳麟醒後,以為神明指示有「掌握」、「易如反掌」之意。不料再次名落孫山,梁秀才認為神明戲弄,遂杜絕仕意,藉其滿腹文史知識為材料,向鄉里民眾說書賴以維生,偶然間見到提線傀儡戲的演出,略有所感,乃自雕木偶,以手掌代線操作。梁炳麟藉稗官野史編造戲文,演於鄉里之間,以抒胸積,讀書人臉皮薄,遂隔著簾幕做有表演性的說書,不料就此轟動,到處爭相聘演,竟以此聞名。梁秀才這才悟出神明所示「功名歸掌中」,而布袋戲也就此傳流下來。
早期臺灣布袋戲的演出形態,多沿襲中國掌中戲原有的表演模式,所演出的內容為一般老藝人所謂的「籠底戲」(形容存放在戲箱中,代代相傳的老戲碼)。據老藝人的回憶,日據以前的演出布袋戲時,不敢隨便增減一字一句的唱唸,唱唸做表皆要按照古本戲文。連橫《臺灣語典》(1933)中也提到:掌中班有南、北曲之分,說白皆用泉語,詼諧盡致;作對吟詩,饒有趣味。且常演全本。雅俗咸喜觀之。但對於一般的觀眾而言,看戲是通俗的娛樂,過度守舊未免乏趣。隨著臺灣社會的繁榮、人民口味的改變,臺灣布袋戲逐漸創造出具有濃厚臺灣本土特色的藝術作品。

南管布袋戲
臺灣布袋戲自中國傳入有三個流派:南管、白字戲、潮調。十九世紀中葉是福建布袋戲技藝發展的顛峰期,也是臺灣布袋戲開始發展形成之時,直到1895年中國與臺灣布袋戲藝人仍有往來,而以「泉州師父」來臺居多。二十世紀初臺北戲界名師輩出,艋舺地區更是南管布袋戲的天下,布袋戲名師童全(綽號鬍鬚泉)和陳婆(綽號貓婆)人稱「南管雙璧」技藝一絕。南管布袋戲演師格調高演技細膩,平常身穿長袍表演時文辭優美出口成章,演唱南管戲曲為泉州鄉音」。
現已失傳的南管布袋戲,2008年臺北木偶劇團團員在臺灣已故布袋戲藝師李傳燦先生(李天祿先生二公子)帶領下,赴中國泉州拜師習藝並學習傀儡調音樂及泉州提線木偶劇碼《盧俊義》。《盧俊義》一齣為泉州傀儡戲落籠簿中的一齣,所謂落籠簿是最為古老的傳統劇碼的意思。而傳統傀儡調與梨園戲音樂同一源流,都屬於以泉州方言為主的泉腔絃管體系,使用的樂器為噯仔、南鼓、鉦鑼、拍、二絃、三絃、叫鑼等。
臺北木偶劇團以水滸傳之《盧俊義》一齣重現南管布袋戲,傳承之味濃厚並以偶戲展現唱傀儡調,作梨園科之特色,2014年更以此劇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藝金曲獎「最佳團隊演出獎」】作品。

北管布袋戲
二十世紀初臺灣的傳統布袋戲音樂逐漸由北管音樂取代。北管為臺灣民間流行的傳統音樂,其音樂特性高亢熱鬧、節奏明快,深受人民喜愛。許多布袋戲團開始大量聘請北管樂師擔任後場,為配合音樂特性布袋戲演師開始加入武戲的橋段,並參考人戲的武打動作及民間宋江陣的武打招式,將其融入布袋戲表演中,如:打藤牌、跳窗、跳台等。為了使演出更加完美,布袋戲演師更專研製作各種兵器用於演出當中。
北管布袋戲的演出除了從北管戲中挑選適合布袋戲搬演的劇碼來呈現,更以北管音樂搭配取材自小說如清官辦案的「七俠五義」,稱為「公案戲」;取材歷史以及帝王將相開國立朝,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東西漢演義、封神演義者,稱為「歷史戲」;取材奇情劍俠的章回小說,如「七子十三生」、「江湖奇俠傳」稱為「劍俠戲」等。
2018年臺北木偶劇團《雙龍護斗》改編自北管《長坂坡》,使用北管高撥子唱腔,並以布景式的舞台呈現趙子龍在曹營七進七出的奮力酣戰,及寫意桌椅表現糜夫人投井一段。偶師們不僅要從掌上技藝表現武技,還要一人分飾多角的詮釋人物性格

內台布袋戲
隨著臺灣布袋戲的興盛,許多戲班在淡季時轉入戲院改以賣門票方式維持營生,進入「內台」(劇院)後為吸收更多的觀眾,戲班開始加大戲台、改變舞台形式、增加立體佈景、戲偶造型等。劇情方面戲班也開始自編劇情,以「恩、怨、情、仇」等江湖派別的對峙為主軸,衍伸出近代臺灣布袋戲的「金光布袋戲」時期。
金光布袋戲在六○年代以前,幾乎是臺灣民眾最主要的休閒娛樂之一,全國各鄉鎮至少有一家以上的戲院,幾近全年無休地演出布袋戲。直至六○年代,臺灣開始有電視節目的開播之後,布袋戲的熱潮才漸漸減退。
《茶山風雲》一劇為臺灣布袋戲演師廖昆章自編、自導、自演的首部作品,在內台演出中連續演出9年觀眾欲罷不能,並打造了臺灣內台布袋戲時期無人能破的售票紀錄。2017年臺北木偶劇團以此劇作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7年輔導民間劇團看家戲製作專案」作品,聘請現代導演重新詮釋,保留老戲「戲肉」(精彩)精髓,讓布袋戲也有新的社會文化思考和現代人的思維,並重溫臺灣金光布袋戲的新魅力

電視布袋戲
1969年臺灣唯一的無線電視台邀請李天祿(臺灣著名布袋戲藝師)演出《三國志》,而這也是臺灣布袋戲首度登上小螢幕,但因當時由華語配音遂效果不佳。
1970年黃俊雄在台視以閩南語配音演出《雲州大儒俠》造成全臺轟動,他以最新的音響效果、電影拍攝手法及中西流行歌曲來搭配,打造了四年內連演583集達97%的高收視率。
1980年代中期黃文擇、黃強華、黃文耀接手父親黃俊雄開創【霹靂布袋戲】事業,1997年以《聖石傳說》進軍電影大螢幕逐漸站穩腳步。他們以堅持原創精神,累積龐大無形智財,衍生無限商機,四大創作方針,將傳統藝術創新為獨步全球的「偶動漫」創作。一條龍式的全製作中心,跨域創新數位轉型與全方位事業版圖,打造出臺灣不同於傳統布袋戲的霹靂布袋戲王國。

新編布袋戲、兒童布袋戲
隨著時代的改變許多的新編戲、兒童戲因應而生。這些百年的經典劇碼或傳統技藝如何能吸引更多的觀眾,成了現今傳統劇團及傳統藝術家的新課題。
「老戲新作」如何在老戲的規範中展現新思維,在這充滿3C的當代環境下如何讓人們願意靜下心來感受、體會這沉靜的傳統藝術,除了需要不同形式的包裝,更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因此傳統藝術的向下扎根更有其必要性。
針對兒童設計出專屬兒童的親子布袋戲,以達到文化傳承,寓教於樂目的。
此外,新編戲部分劇團也邀請現代劇場的導演、編劇、美術設計
等加入製作,除了將老戲重製,也尋找更多傳統素材重新梳理,創作出新時代的傳統戲。